(资料图片)
恐吓式营销才是真的可怕,它制造焦虑气氛,引发攀比心理,扰乱正常的教育节奏,这样的营销套路,得治!
“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”“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”“三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 ”……最近网友在刷短视频时,突然发现一大批“老师”在苦口婆心地劝家长,“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拉开差距”“这就是残酷现实”,接着话锋一转,开始卖书、卖课。
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发现,按照这些说法,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,竟然没有哪个年级能逃过,全部都“最可怕”。稍微有点常识就该知道,学习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,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特点,但绝没有哪个阶段“最可怕”,更不可能熬过某个“最可怕”的阶段就万事大吉。
当然,只要看完这些短视频,就能理解“可怕”来自何处了。无非是一些商家、教育机构为了卖书、卖课,而制造教育焦虑。言下之意就是,不买我的书就会“被甩掉”,不买我的课就会“被赶超”,不听我的就会“毁孩子一生”……言辞夸张,表情凝重,乍一看全是为孩子好,细细一想都是挣钱套路。
然而,面对诸如“最可怕”“拉开差距”“分水岭”之类的“恐吓”,大部分家长即使不轻信,也难免会动念:是不是真这样?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?一些定力不够的家长就会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,乖乖掏出钱包。
商家要营利可以理解,但营销也要遵循法律法规,遵守公序良俗。动不动就夸大事实,甚至伪造案例,靠恐吓来吸引流量、贩卖产品,太不厚道,建议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展开调查,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。
事实上,制造教育焦虑,进行恐吓式营销,在教育相关产业的宣传营销中并不少见。大家或许都看过类似的标题:“紧急”“重磅”“再不努力就来不及了”“千万别害了孩子”,在具体案例中还不乏“家长”现身说法。一篇篇推文、一个个短视频看上去触目惊心,十万火急,家长稍不注意就被吓一跳,一不小心就陷入商家套路。在这样的营销模式之下,生硬制造的教育焦虑日益严重,教育生态随之恶化。
此前,新华社调查发现,“教育焦虑”已成有力带货工具。在短视频平台上,一些所谓的“牛娃家长”“985名校家长”鼓吹教育成功学,看似分享升学政策、教育理念,实则引流带货。对此,教育部曾给出明确回复:指导各地清理打着“名校父母”旗号制造教育焦虑的行为,对编造虚假信息、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、重拳出击。
无论是“暑假最可怕”系列,还是鼓吹“牛娃”“名校”,背后都是同一个套路——利用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制造焦虑,进行恐吓式营销,从而达到收割流量和带货的目的。事实上,没有哪一个暑假是“可怕的”,教育就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,张弛有度地进行,而不应轻易被人带偏。反过来,恐吓式营销才是真的可怕,它制造焦虑气氛,引发攀比心理,扰乱正常的教育节奏,这样的营销套路,得治! 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
        德约科维奇的压力来了!费德勒的教练说阿尔卡拉斯会在温网击败他! 今日聚焦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天天头条:翔殷路_关于翔殷路介绍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美联储主席:抗通胀尚未完成,不排除年内连续加息的可能性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天天微头条丨6月28日光洋股份(002708)龙虎榜数据:游资量化打板上榜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多语种讲好自贸港故事再升级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韩语账号上线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莫云解盘系列(105):中马黑马,助力情绪修复,大盘蓄势待发,警惕黎明前的黑暗|世界即时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借贷平台的欠款,他说涉及刑法这些的,要求是找代理律师这些的_每日信息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超427亿元!夜生活节为“夜上海”激活消费新动能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怎么查电脑硬盘编号 怎么查电脑硬盘型号和硬盘序列号
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这个手机必装的APP,扒掉了各大厂商的底裤! 天天即时看